您现在的位置:永康首页 » 室内环境
永康百科
案例警示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室内环境
环保设备
企业检测
环评咨询
常见问题
行业动态
服务流程
安装流程

保护利用生态文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2-08-10 07:50:45

时间:2022年8月9日 来源:环境经济 作者:王琳琳

 

image.png

城市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效益融合共赢,提升城市能级,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效途径。

本文基于城市生态文化视角,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为典型案例,为我国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打造城市特色生态文化,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全球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影响和改变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价值,是人类活动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它是致力并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是尊崇自然与以人为本指向一致的文化,是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纵观全球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主要历程大致可以分为:

萌芽阶段:以自然为中心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能源消耗量大增,污染物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工业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美国开始批判和反思技术异化和城市化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以环境治理为导向的城市法案也相继出台。例如,1969年,东京颁布了当时日本最先进、最全面的环境法令——《东京都公害控制条例》,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并要求工厂对可能导致空气污染的活动进行报告,从而加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

形成阶段:以人为中心

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先后发表了《世界保护战略》《世界自然宪章》等报告,提倡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产生活领域的深入,城市建设与规划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更加注重生态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交通规划、环境质量、城市文脉等,对城市居民的全面关怀成为城市建设的目标。

同时,环境标准制度体系也日益完善,环境质量的提升成为环境治理的重点,伦敦《空气质量标准》、东京《环境基本法》、巴黎《防止大气污染法案》等相继出台。同时,绿色消费、清洁生产等绿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绿色建筑等一系列标准也得到推广。城市生态文化成为城市重要的竞争力。

发展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进入21世纪,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国际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正逐步转向以金融、文化、旅游、科技等第三产业为主导。但环境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城市病”仍然存在。

这一阶段,城市生态文化开始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进化。例如,2017年发布的《都市营造的宏伟设计——东京2040》再次传达出关于人、城市、自然关系的思辨。

全球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生态文化塑造是城市个性塑造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独特魅力的体现。城市因区位、经济、历史等因素,城市生态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总体来看,全球城市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如下: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生态优先的空间布局

生态绿地系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空间载体。只有空间布局符合先导区的社会、自然资源条件特征,科学合理布局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伦敦以花园城市著称,绿化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在大伦敦地区,大约47%的土地是绿地。其中,33%是公共开放的自然栖息地,14%是被植被覆盖的私人家庭花园。

伦敦从“雾都”到全世界公认的“绿色城市”,城市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完善的绿色空间建设框架。为了限制城市无序扩张,同时保护伦敦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资源和环境特色,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1935年首次提出了环伦敦都绿带的概念。绿带采用环形布局方式,由内到外划分了四个环形地带,依次为内城环、近郊环、绿带环和农业圈,约占伦敦土地面积的22%。每个环形地带都有特殊的功能,在改善生活品质、保护生态和农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伦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秉承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从数量管控和质量提升两方面对生态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

加快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生态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必需保障。健全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强化政策和标准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城市决策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和生态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实践相连接,为生态文化实践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以东京绿色建筑发展为例,2017年,东京的碳排放总量是64.82万亿吨,建筑物的碳排放占比高达65.8%。为此,东京先后出台《东京绿色建筑计划》《2007年东京节能章程》《2008年东京环境总体规划》《建筑节能标准2013》等政策,政府机构带头采用节能措施,在全社会示范推广节能理念与节能技术。

其中,《东京绿色建筑计划》自2002年正式实施,要求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新建建筑必须向政府提交环境报告,建筑物拥有者必须按政府要求进行低碳设计,目的是建设一个评估建筑环境友好性的市场系统,从而鼓励业主将环境因素纳入建筑设计。该计划促进了建筑环境绩效评级和报告系统的创建,催生了《公寓绿色标签计划》《能源效率地区规划》。

针对现有建筑,东京先后启动《CO2排放报告计划》、东京都排出量取引制度(TCTP)、《中小型设施碳减排报告》等政策来促进节能减排。

TCTP第一阶段(2010年~2014年)要求都内1400处办公楼、商业类设施在5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排8%以上,工业类设施减排6%以上。这些设施的能耗超过1500千升原油当量,碳排放量占东京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20%,占商业和工业部门排放量的40%。

第二阶段(2015年~2019年)的减排要求分别提升至商业设施17%,工业设施15%。为了政策的有效实施,东京都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2020年,东京政府进一步发布“零排放东京策略”,将零碳建筑的推广作为主要政策之一。

从战略指引、行动计划到实施落地,东京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不同层级政策文件的弹性指引和刚性管控,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于建筑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各环节,保障建筑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低碳城市发展。

倡导绿色转型,塑造绿色健康的行为文化

以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为突破口,加快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是塑造城市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绿色、健康的交通文化是一个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伦敦市中心是全球最拥堵地区之一,为减少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并防止空气污染,2003年伦敦在市中心地区对行驶车辆开始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制度。2007年拥堵费的实施范围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了一倍。

这一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伦敦交通局的报告显示,在收费时段进入西部收费区的车辆比2006年同期减少了14%,道路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2.5%,颗粒物减少4.2%,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6.5%。

2017年2月,伦敦推出交通排污费(T-charge)计划,即对经过拥堵收费区并排放大量尾气的车辆进行额外收费。伦敦交通局官方数据显示,自T-charge计划实施后,同一时期每天在该区域内行驶的车辆总数下降了11%。2019年4月,伦敦正式实施超低排放区,对进入该区域的旧汽车或柴油车辆收费。如果同时进入拥堵收费区,还要另外支付每天15英镑的拥堵费。

这一政策在短期内取得效果明显。截至2019年底,在管控区域内,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占比从2017年的39%提高到80%以上,道路二氧化氮排放量减少了44%,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6%。2021年10月起,超低排放区进一步扩大至南北环路,比之前仅在市中心运营的区域大18倍,覆盖占伦敦市域面积四分之一区域内的380万人。

为了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大伦敦交通局在2018年发布《伦敦市长交通战略》,为了落实《伦敦市长交通战略》陆续发布了《步行行动计划》《零愿景行动计划》《骑行行动计划》等计划,为实现伦敦绿色交通转型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撑。

伦敦一方面运用价格机制等市场化手段动态调节居民的驾车出行需求,环境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另一方面,伦敦通过重塑街道城市空间,打造“以人为本”的出行环境,提升绿色交通出行的吸引力。在多种措施的“推拉”作用下,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出行文化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注重文化传承,打造与时俱进的物质文化

生态文化地标作为城市生态文化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是增强生态文化软实力、辨识度的重要依托。城市生态文化地标既可以发挥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绿色公共空间等生态效益,又可以作为城市向世界展示生态品质魅力的重要“名片”。

纽约中央公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景观之一,占地超过300公顷,坐落在纽约市最繁华的曼哈顿中心地带,覆盖超过150个街区,大约是整个曼哈顿岛面积的6%。与当时仅为富裕家庭开发的圣约翰公园和格拉梅西公园不同,设计者致力于将中央公园打造成为可以将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空间,为所有通过大门的游客提供一个休憩之所。

这一设计理念在公园入口的命名中得以体现,中央公园不仅有以拓荒者、农民、猎人、矿工、樵夫、水手、工程师、发明家和战士等职业来命名的入口,也有以女士、男孩、女孩、陌生人等人群特征来命名的入口。

同时,公园内还有来自少数民族社区赠送的雕像,用来纪念他们的民族英雄,如德国出生的诗人约翰·冯·席勒、爱尔兰诗人托马斯·穆尔和苏格兰作家沃尔特·斯科特爵士等。这些雕塑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大熔炉”,以及每个移民群体对其文化和政治领导人的贡献所感到的自豪感。

这座大型城市公园作为自然化的公共空间,不仅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休憩和娱乐场所,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包括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强化理念宣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城市中每一位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弘扬生态文化,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风尚,完善全民参与机制,对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在巴黎,高度的公众参与也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巴黎公共屋顶花园系统是最具代表性项目之一。例如,2009年,巴黎树篱街维尼奥莱体育馆的屋顶上建成了一座60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其基本定位是可为街区居民提供日常交往的绿色空间。该花园通过举办各种园艺、休闲、艺术、环境教育活动,吸引当地居民的参与共享,增强了街区的社会凝聚力。

另外,为进一步鼓励居民参与当代农业问题并促进城市绿化,巴黎市政厅于2016年发布“巴黎农耕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100公顷的绿色屋顶、外墙和公共开放空间,其中三分之一应用于城市农业。目前,老佛爷百货、巴士底歌剧院、巴黎三大等74家机构签署了共享空间协定。

在老佛爷百货的屋顶,有着一片1000平方米的草莓森林,每年至少向合作的餐厅供给400公斤草莓。这些屋顶花园和菜地也会定期对外开放,邀请市民与游客免费参与体验和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一项著名的体验式旅游项目。

全球城市通过绿色开放空间的共治共享,为市民建立“绿色生活情景”,加强居民与大自然的联系,使生态环保融入城市生活之中,提升未来城市的环境弹性。

全球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通观全球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实践,虽然城市之间在生态制度文化、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行为文化方面各具特色,但都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进为目标进行了诸多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面对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很多城市生态空间供应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功能综合利用仍有待提升。因此,应坚守城市生态安全底线,优化生态空间的布局,加大生态空间保护力度,集聚绿化、林地、农田、湿地、河流、海洋等多元生态要素,强化复合生态功能的融合,赋能生态文化建设。

一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明确生态城市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愿景,完善城市功能分布,构建高品质的生态空间支撑。

二是盘活城市土地存量和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实现生态空间的扩大,如通过屋顶花园、垂直花园建设,以新的形式将生态空间融入城市。

三是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制定战略规划,强化多样性思维,增强各种设施和绿化场所之间的连接流动,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韧性。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以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并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城市政策议程,从决策、评价、管理、考核等角度全面构建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气候变化和生态空间等领域的关键政策,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强化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治理。

二是兼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供给、生态环境保护等需求,增强生态保护的科学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形成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内在动力的良性循环。通过奖金激励和政策鼓励呼吁企业、市民、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承担起各自在环保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社会责任,鼓励生态文化建设的项目的开发,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市场优势。

四是创新考核和监督机制,创建生态文化考核指标,开设生态文化示范街道和生态文化示范景区评估活动等,加强对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传承生态文化理念

我国传统生态文化观念以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新时期生态文化构建的重要思想源泉。

以上海为例,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突出对上海传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呈现,加强对特定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政治、经济等影响因素或指标的考量,挖掘弘扬上海传统生态文化要素,并适度借鉴西方有益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景观,让城市生态建设更具文化内涵。

同时,构建生态文化价值体系,提升公民生态文化自信,增强生态文化价值观对生态行为和生态发展的引领作用。

扩宽公众参与渠道

生态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每一位公众的参与。城市生态文化建设需要以共享发展成果为目的,推进生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均等化,发挥人民作为城市生活主体的作用。

一是积极搭建多元协商平台,畅通群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渠道,尊重和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二是强调社区参与,提升对生态文化的支持和管理。加强社区教育,注重伙伴关系和共同责任的宣传,增强居民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是强调多元协同治理,生态空间既是居民福祉以及社会凝聚力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加强居民与社区和地方的情感纽带。

发展生态教育工程

推进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生态自觉与生态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结合社会各阶层公众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全民性的生态教育实践,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依托各种类型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及风景名胜区等,形成多元化文化载体,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宣教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创建生态文化地标、示范街道、社区、企业等,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和文化体验活动,提高社会成员共建生态文化的公信度和参与度,使绿色观念融入主流价值理念。

增强系统思维能力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全方位、多领域、全过程、常态化的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的展开,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升居民生态福祉。

一是建设绿色生态环境,积极扩展绿色生态空间,构建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二是发展绿色经济,抓住机遇发展新兴产业,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平。

三是培育绿色生态文化,促进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激发多元主体生态文化共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是打造绿色社会,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等,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编辑:陈斯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